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2|回复: 0

中国祭祀文化:敬天地,崇祖先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 小时前
  • 签到天数: 9 天

    [LV.3]偶尔看看II

    12

    主题

    11

    回帖

    39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积分
    39

   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

    发表于 6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          祭祀,中国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,古人认为“礼有五经,莫重于祭”祭祀是敬天地不忘先祖的重要表现。
    祭祀起源

          祭祀,是一种信仰活动,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。据现代人类学、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,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:一是天地信 仰,二是祖先信仰。

          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,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。祭祀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先贤的追思,从上古时代以来,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过程中,祭祀活动逐步形成了一套敬天祀祖的仪式化形式,成为一种风俗习惯,相沿传承下来。

           祭祀,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文献《周礼•天官•大府》记载:“邦都之赋,以待祭祀”,《左传•文公二年》中也提出:“祀,国之大事也。”也就是说,国家所征的税赋,就是用于祭祀的,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的大事。祭祀是敬天地,不忘先祖的重要表现。

          祭祀对人类来说,是相信神的存在,是对神的信仰和真诚的崇拜。也正因为人类有了这些善念和善行,神才降慈悲与我们,我们才有安定的休养生息的环境。否则,人类就会走向反面,种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灾难便会接踵而至。

          民间祭祀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,在传统农业社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,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改革开放后,尤其是新世纪以来,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渐起,传统祭祀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,以及爱国爱乡、倡导忠孝、追慕先德、发扬祖业、共勉向善、团结族群、消除内耗、增进亲情等多种优良功能和作用及道德因素,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,各地民间祭祀活动名目繁多、屡有举办,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着特殊作用和积极意义。

           祭祀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文化,其存在一定会有特殊的意义。
          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,祭祀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民间活动之一了。古代社会无论是君主还是百姓,每逢重大节日或自己心有所求的时候,一定会到祠堂或道观祈求神祗保佑,祭祀文化内涵丰富,保留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,是炎黄子孙情感认同、沟通的时间点,具有维系家庭、宗族乃至整个民族的强大精神凝聚力,同时也是我国人民共享和谐社会的历史见证。

           人为什么要祭祀?
           祭祀是人为了达到自己内心的愿望所衍生出来的一种行为,任何的事情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。在生活中的运势不顺表现在很多方面,诸如,竞争失利、小人暗害、官非意外、失财盗骗、姻缘不美、家庭不和、健康不良、精神不佳、子女缘薄等等,星星点点的不顺如果不去理会,就会叠加在一起、逐渐壮大,正如蚁穴由不起眼到最后堤坝的溃败,结局已不可逆转。只有平注意日常的积福、祈福,化解不吉,及时关注调整周边的风水,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,才能化险为夷,将自己的运势挥洒出来。

           中国几大祭祀节日
           清明节:四月初五,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扫墓祭祀先人的节日。
           端午节:五月初五,是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-端午节。为驱虫。
           七月半:中国国学称中元节,民俗中称七月半。
           十月初一:称之为寒衣节。据说起自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。
           十二月二十三:俗称小年,是送灶神、祭祀迎春之日。
           同时,每月初一、十五、朔望祭供;初三,廿七,拜斗,以消罪生福。

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×
   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.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手机版|休闲吧

    GMT+8, 2025-9-21 06:27 , Processed in 0.224006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   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