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步罡踏斗是道教斋醮仪式组成中常用的仪式元,是斋醮时礼拜星斗、召请神灵的法术。罡,原指北斗星的斗柄。步罡踏斗又名步罡蹑纪、步罡履斗、步纲蹑纪、飞罡蹑纪、踏纲步斗等。步罡踏斗首见于战国诸子的记载,其步伐又称为禹步。 步罡踏斗对于道术家来说,是在斋醮、画符、作法、通神时,必须学习的一项法术。而习奇门遁甲之法,也必须习会步罡踏斗的法术才能通神,才能运用。步罡踏斗是作法通神的要关。所以符咒能够灵验,作法能够通达神灵者,全是其作用,威灵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。在三国时代,诸葛武候借东风,所设八卦阵均是必先步罡踏斗才得作法驱神役鬼,方得惊世骇俗的奇功。此外周初的姜太公、春秋时代的孙膑等都是经过步罡踏斗而通神,才得驱神役鬼得以助战而制胜的。 步罡踏斗的目的是为了和神沟通。和神沟通为何步北斗星呢?这是因为北斗星是天神的总管。北斗星君天之候王也,主制二千神,掌管人间命籍。只要感通了北斗总管,自然可以对其下属召之役之。并且符录与北斗的关系更为密切,所以在不少的符录中都有北斗七星的符图。唯有如此,才能召神遣将,才能达到施符的目的。 禹步之法,先举左足,一跬一步,一前一后,一阴一阳,初与终同步,置足横直,步如丁字,以象阴阳之会。这种三步九迹,寓意三元九星、三极九宫,以应太阳大数。禹步是法天地造化之象,日月运行之度。道教认为禹步百日,诵咏斗章,可以与神潜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