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8|回复: 0

道家古法符箓之要:符纸与朱墨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慵懒
    昨天 00:47
  • 签到天数: 23 天

    [LV.4]偶尔看看III

    138

    主题

    26

    回帖

    1393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积分
    1393

   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

    QQ
    发表于 2024-6-26 18:1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《道法枢纽》记载:“符者,天地之真信,人皆假之以朱墨纸笔。吾独谓:一点灵光,通天彻地,精神所寓,何者非符?可虚空,可水火,可瓦砾,可草木,可饮食,可有可无,可通可变。夫是谓之道法。”
    这里强调一下,符咒起效的关键在于书符者灵力如何,只要有灵光连接天地,道交感应,方灵验。同时,古法讲究的黄纸、朱砂、符水、符墨等等都是符的高效载体,两者互为左右,不可偏废。好比武林高手对决,其本身的武艺高低当然是决定因素,但谁有一把神兵利器,则更有胜算。尤其在与对手武艺旗鼓相当的情况下,这把兵器反而成了决定因素。另有人言:若其武艺已入化境,摘花飞叶,无剑胜有剑者。其已然大成,莫说丹砂黄纸,何须符咒?神之所至,立解。
    最早的符咒出自道教,符是用桃木雕成,称为桃符,作用仅仅是用于驱邪制邪目的,因为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;东汉以后发明了纸张,才出现了纸符。法无定法、与时俱进,后期的符咒功效越来越多,而不仅仅限于驱邪制邪(比如招财符就与驱邪制邪无关),所以桃木也就不是必须的了,而是以纸符居多,布、绢丝的使用也很普遍,桃符越来越少,桃符这个称呼也慢慢被符咒二字所取代。
    纸缯
    《夷坚丙志》“九圣奇鬼”条中称“金甲神持黄纸符敕示法”,这是宋代用黄纸书符的记载。《灵宝玉鉴》中也屡称“右符朱书黄纸”云云,苗族巫师也是用黄纸裁成长条作书符材料的。画符为何要用黄纸?因为黄色为五行之中庭,对应乾土坤土,为戊己中宫,代表镇摄十方,五行归附之意。自古尤以广西柳州所产黄纸为上。
    为何是柳州?柳州本阴地,先秦时为百越之地,因柳江穿城而过得其名,唐天宝元年,因“八龙现于江中”,改名“龙城”。《宋会要辑稿》至北宋大中年间,皇室修玉清、昭应等道宫,列举所用各地木材8种,其中3种就在柳州。柳州木制品,尤以棺材闻名于世,后有柳州棺材相关谚语:“穿在苏州,玩在杭州,吃在广州,死在柳州。”
    柳州黄纸承袭古法,工艺繁复,用料讲究,纸浆混柳树皮浆,以腐朽之棺木浸水得其黄,复以色水染纸而成,取其阴故。为何用柳树皮?柳为至阴至寒之木,农村出丧时用的哭丧棒就是柳木做的。 《滇南本草图说》云:柳禀水寒之气,具至阴之性。柳州黄纸用料,皆取其阴也。现代造纸取浆染色等工艺都用工业法,古法已渐失传,尤为可惜。
    朱墨
    朱即朱砂,墨即烟墨。这是书符的两种主要材料,视其用途,如驱鬼辟邪,求雨上祷,以朱砂为用。朱砂乃正气所聚,色血红,代表了丙丁之火,除晦光明之意。《云笈七签》卷七“赤书”条引《玉诀经》云:“元始赤书五篇真文置以五帝,导以阴阳,转轮九天之纽运,明五星之光也。”所谓“真文”,即符的一种。赤书,即用朱砂书写的真文。《抱朴子》云:“夏时午日,朱书,赤灵符著心前,以辟兵疫百病。”
    内服之符咒,通常用烟墨所书,所用烟墨,弃油烟墨,以古法松烟墨为佳,又分“松脂、玄玉、玄松、玉松等等。以”玄玉“为上。古法松烟每一种墨都会加入特殊材料,如:朱砂、麝香、龙脑、珍珠等等,只是不同配方的使用量不同,最多时加入38种。前后经过26道工序才能完成。之后还要晾干,短则8个月,多则一年,体量大的晾干时间更长。如“玄玉墨,松烟一斤之中,用珍珠三两,玉屑龙脑一两,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”。“得其墨者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,胶败而墨调……”所以,上好的墨亦是非常难得。
    内服符咒里,烟墨所含材料,本身亦有一定的药物效果,对于驱邪避瘟,收惊开窍,定魂安神,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。
    点灵
    道符有个特点,这就是通灵仪式自始自终地贯穿于画符的全过程。除了专门的通灵仪式外,在画符的每一步中,几乎都伴有点灵的手法。书符材料也不例外。《万法秘藏》卷四“书符秘诀”:执笔时默念净口咒七遍,安神咒、净身咒各三遍。毕,呵气纸笔上,有口诀。
    所以呵气纸笔之上,咒水,咒纸,咒笔,以及将沾满朱砂的笔在香上照“黄金光”,均是对书符材料的点灵。
    道教符法的重要环节,符箓派道士的基本功之一。道家的符咒咒语,在东汉时期较为盛行,并且也符有密切的关系,画符时要念咒语,用符时也有咒语,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语。咒语成为施法者精诚达意,发自肺腑的声音,才能保证一切法术的奏效。祈祷时,咒语都是一些赞颂神灵,和祈诉如愿之词;治病时,咒语是要求法术显灵百病俱消等辞;修炼时,咒语多为安神,定意澄心,及要求神灵帮助等语。道家的咒语每句结尾一般都有“急急如律令”一语。宋代赵彦卫在《云麓漫钞》中解释道:“急急如律令,汉之公移常语,犹今云符到奉行。张天师汉人,故承用之,而道家遂得祖述”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×
   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.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手机版|休闲吧

    GMT+8, 2025-10-5 04:41 , Processed in 0.244683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   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