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6|回复: 0

“七十三”和“八十四”,为何老人避讳这两个年龄?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昨天 09:00
  • 签到天数: 9 天

    [LV.3]偶尔看看II

    68

    主题

    6

    回帖

    1828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积分
    1828

   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

    QQ
    发表于 2024-6-15 12:17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在民间,流传着很多关于生日的俗语,而其中最为广泛的就是这句“七十三八十四,阎王不叫自己去”。说的就是,人到老年,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两道坎,绝大部分人迈不过去。
    所以,很多老人,一到这两个年纪,就会不由得担心。现在,我们都知道,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。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说,有什么由来吗?
    “七十三、八十四”其实是从我国史上两位“贤人”的丧生时间来提及的。
    一位就是春秋战国时期,儒家学说的创始人“贤人”孔子,他去世时年满七十三。而另一位是战国时期,儒家代表人物“亚圣”孟子,他去世时年满八十四。
    自汉代以来,儒家文化是我国主要的治国思想与社会理念,影响至今。所以孔子和孟子在老百姓的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    所以,古人觉得,两位圣人都没能超过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,那我们这些普通凡人,就更加不要痴心妄想了。
    再加上,古代生活水平低,医疗条件落后,大家的寿命普遍不长,在非战争年代,能有五十岁的平均寿命,已经是非常不错了,要是战乱时期就更不用说了。
    这一点,也能从古人将“古稀”同于七十岁上看出来。
    因此,有些地方,家里老人恰逢这两个年龄时,会给老人买鲤鱼吃,认为鲤鱼善于跳跃,吃了鲤鱼之后能跳过这个关口。
    还有些地方,儿女会给老人煮两个鸡蛋,然后将鸡蛋放到麦场里滚几下,偷偷让老人吃掉,表示骨碌打蛋的过了关口,本质上都是希望老人能够冲过这个坎儿,也是寄托了“希望长辈能够长寿”这一美好愿望的实际行动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×
   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.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手机版|休闲吧

    GMT+8, 2025-9-21 06:35 , Processed in 0.244921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   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